高考成绩公布时间 志愿填报价咨询费要担心
今年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8省市迎来“首考”,志愿填报也采用全新模式,具体分为“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两种类型。其中,江苏、福建可报40个志愿,湖南、湖北、广东有45个,重庆、河北有96个,而辽宁多达112个。由于往年志愿填报数据参考价值变低,一些焦虑与迷茫的考生和家长转而投向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再过几天,各地高考成绩将陆续公布。近段时间,和焦虑的家长、迷茫的考生同时出现的,还有试图趁机捞一笔的不法商家。在考生和家长为如何填好志愿伤脑筋的时候,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热了起来。线上智能填报APP、线下一对一辅导,收费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始,有关部门该管管“野鸡咨询机构”了!
首先要管咨询资质。由于服务周期集中在高考之后的十几天里,即使客单价再高也难以形成规模,整个高考志愿咨询行业呈现“散、乱、小”,成为一个特殊的教育行业。机构网站上老师的介绍全部光鲜亮丽,让人难以分辨。曾报道称,咨询师培训数天就能上岗,打着招办退休人员旗号的“专家”可能只是干后勤的。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的高考志愿咨询机构进行一次资质审查。如没有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上没有“教育咨询”字样,那么该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必定“野鸡”无疑,应责令其停止高考志愿咨询相关业务。
同时要管收费标准。目前,高考志愿咨询机构收费比较乱,咨询定价没有标准。如一家机构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页面,其中“名师一对一指导”标价为5800元—50000元。曾发现个别高考报考机构的填报培训叫价已经高达近10万元。市场监管部门要对高考志愿咨询机构的收费情况进行一次核查,并制定当地统一的收费标准。
更要严管欺诈行为。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宣传大数据来自于教育考试院,这无非是营销口号,也是欺诈行为。各地教育考试院已明确表示,没有跟任何社会性机构或企业合作,考试院按照教育部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对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数据均已进行公开,报考志愿前均向考生印发了志愿参考资料供研究填报。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夸大宣传的高考志愿咨询机构进行查处。有些“野鸡咨询机构”还利用家长爱子心切,又不太懂志愿填报细节的特点,在签订合同时就规定了很多霸王条款,其中最具有野鸡机构特征的条款是:要求家长提供考生高考志愿填报的系统账号和密码,并且规定该机构有权修改密码以保护和确认考生采用了机构所提供的志愿方案。
归根结底,专家视角,前辈经验,家长参谋,都代替不了考生的自我抉择。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力和兴趣进行理性择校。报考数据必须查询权威来源,不能迷信“高收费志愿填报指导专家”和“内部信息”。
当然,众多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的背后,是公益性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没有形成合力、缺少个性化服务。教育主管部门不妨参照一些国家的经验,在高中开设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加强高中与大学的“牵手对接”,为考生提供更准确详实的信息和更加个性化的专业指导。要继续推进高考信息公开,定期更新职业大典、学科简介等,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公益的、优质的信息,满足不同考生和家长的信息需求。同时要正视考生和家长需求,建立高考志愿咨询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证和评价体系,采取多种举措规范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